《兒童合唱》

精彩劇照

演出團隊介紹

原住民族是台灣這塊土地最重要的人文資產之一。小小的台灣,卻有高達16個原住民族群。魯凱族群即其中之一,全族人口共13,000人左右。祖先世代居住於海拔1千公尺以上的高山,為一含蓄、內斂喜愛吟唱歌謠的的高山族群。由於時代的變遷、環境的改變,80年前由當時的領袖帶領族人從深山遷居至離平地較近的台地,建立了青葉部落。期望後代子孫能與現代接軌,生活也能更便利。

青葉部落海拔150公尺,離最近的平地仍須15分鐘的車程。傳統魯凱族人為泛靈信仰,敬天地畏鬼神。生活起居各項活動都小心翼翼倚賴占卜,唯恐觸怒神明、招來不良後果。但隨著基督宗教的移入,居民相信鬼神之上有天主掌管萬有,自然而然的接受的西方宗教,將以往對神明的祭祀占卜轉化成禱告,享受上主創造的美好世界。時至今日,青葉部落仍然保有8成以上的傳統文化習俗。

雖然如此,部落仍面臨重大族群危機。由於時代改變,目前40歲左右年輕一輩的魯凱族人已經不會說族語、聽族語了。族語蘊含民族對世界思考與理解的方式,為了留住語言、文化,青葉國小成立「魯凱歌謠合唱團」,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在族語等傳統文化面臨斷層之際,讓孩子喜歡說族語、學族語。

青葉國小全校僅39 人,99%以上為魯凱族。學校除了教授孩子一般學科知識以外,也肩負起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責大任。透過歌謠,學習祖先面對天地萬物、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文化,了解族人的精神內涵。以自己的祖先為榮、認同自我的民族身分。不僅如此,我們也透過歌謠的比賽、展演,激勵孩子努力學習、奮發向上的堅強意志。

因為人數少,所以學校沒有 挑選機制、淘汰機制。除了歌謠的學習以外,每一個孩子都必須經過嚴格的體 能訓練以及自我管理。青葉的孩子不僅是少數,多數的家庭背景也都值得同情,家人所能給予的僅止於生活上的溫飽。但是透過展演,孩子們可以到各地去體驗、去感受,擴 大孩子們的學習視野。最重要的是,這一切的機會都是孩子們長期的努力爭取 而來的。我們有一個夢,希望魯凱族的聲音能傳達到世界每一個角落。

民族的身份、聲音的印記是神給予孩子們最特別的禮物,我們期望孩子們用上主所給予的這一切來榮耀祂的名。期望青葉的每一個孩子都成為傳承魯凱文化的種子,讓他人透過青葉的孩子們認識魯凱這個彌足珍貴的特殊族群,魯凱昂揚律動的歌舞、渾然天成的天籟美聲,生生不息、永遠迴盪。

近年重要經歷

102-112 學年度「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原住民語系國小組」特優 (連續9年)105年中國上海交通大學第三屆國際大學生文化藝術節專場演出 

105年日本琉球花火節展演 

106年義大利洛雷托「第 57 屆國際聖樂節」入選 6 個國家中唯一的兒童團隊 

106年「詠百合」專輯入圍第 28 屆傳藝金曲獎「最佳跨界音樂專輯」 

107年受邀參加「加拿大台灣文化節(TAIWANfest)」多倫多、溫哥華展演 

108年「2019 維也納國際合唱音樂節」合唱比賽民謠組金獎第一名 

108年日本名古屋台灣旅展宣傳 

108-110年國家音樂廳/天籟之音~媽媽教我的歌-特優學校聯合音樂會

109-110年高雄衛武營/天籟之音~媽媽教我的歌-特優學校聯合音樂會 

110年台中歌劇院/天籟之音~媽媽教我的歌」-特優學校聯合音樂會

110年台灣戲曲中心/2021世代之聲-臺灣族群音樂紀實系列《青葉 Formosa– takiurathane 美好之地》音樂會 

112年紐西蘭奧克蘭《2023臺紐合唱音樂會及文化教育交流》

團長:曾昱山校長 Ripun
行政:杜淑娥主任 Kalrisekese 
指揮:唐秀月老師Kedrekedre 
伴奏:羅安欣老師Balenge、唐雨婕老師 Dremedremane
團員:陳子穎 陳巧霓 巴羽庭 翁智苑 賴梓萌 巴品懿 杜若安 戴喬妍 賴湘婷 鄭諾心 鄭喬熏 翁浩宇 包樂絲‧阿魯拉鄧  陳嫙杜  霏 洪芮拉 陳璐加 杜旻嬡翁智軒 鄭喬譯 陳允希 羅允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