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小聲說故事》聲音繪本創作工作坊
工作坊簡介
在這個世界閱讀日,我們不讀文字,而是「閱讀」聲音!本工作坊將帶領參與者透過聆聽來創作,讓聲音轉化為畫面,最終匯集成一本獨特的 「聲音繪本」。
每位參與者將隨機獲得一段聲音,可能是呢喃低語、城市喧囂,或是大自然的回音。你可以用聲音的節奏、情緒或形狀為靈感,揮灑畫筆與創意,創作出屬於自己的圖畫。當所有參與者的作品合而為一時,我們將一同翻閱這本沒有文字,卻充滿聲響與畫面的繪本。
讓我們一起用耳朵閱讀世界,拓展聲音的想像空間,開啟一場獨特的感官閱讀體驗!
工作坊流程
- 開場:
介紹「小聲回收」團隊與工作坊活動說明
本次工作坊會給每組參與者一段聲音,參與者可以根據這段聲音畫一幅畫,抽象或具體都可以,最後會把大家的畫匯集成冊,變成一本沒有文字,只有聲音與圖畫的繪本。 - 大家一起聽一次所有聲音:10組參與者,總共10段聲音,每段大約30秒到1分鐘
- 拿到各自的音檔開始畫畫:可以讓大家分散到各個角落聽自己拿到的聲音來畫畫。聲音提供方式目前構想為line社群的方式提供。
- 玩聲音小遊戲:(同步掃描大家的作品,變成電子書)聲音地景:一起找出平常不太注意的小聲音,使用R.Murray Schafer《聽見聲音的地景》一書,引導民眾聆聽現場的聲響。
講師介紹

課程講師:翁國愷、王嘉郁
「小聲回收」創作團隊成立於 2022 年,專注於媒體藝術,並以聲音裝置作為創作核心。
團隊致力於探索媒材的特性,挖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並在既有媒介中尋找全新的視角。同時,也關注物體的媒體性,將客觀的現象與材料特性與情感連結,藉此探討更深層的議題與意涵。